面包管天津异型管厂() 1我国面包管30年的发展 面包管是不锈钢产品家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主要应用于油气开采、石油化工、能源、核电、航空航天、舰船等领域,它的应用范围广泛,需求量大,品种规格繁多,受到了不锈钢制造者和用户的广泛关注。 纵观我国面包管30多年的发展历史,可以将其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阶段,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发展初期。此阶段的特点是:面包管制造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大多数处于作坊式生产阶段。真正具有一定技术实力,能够全流程生产高品质不锈钢面包管的企业很少,当时的代表企业是上钢五厂,所生产的不锈钢面包管主要满足***的特殊需求。 *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之间的快速发展期。此阶段的特点是:面包管制造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久立集团就是其中的代表,在此期间久立快速成长,凭借科技创新,成功开发出中大口径不锈钢焊接管,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期间,面包管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数量上,国民经济各行业对不锈钢焊管和面包管的需求急剧增长。国企、民企齐头并进,总体而言,技术实力国企占优,上钢五厂和长城特钢是代表企业。 *三阶段,此阶段的特点是:面包管制造企业爆发式增长,出现了产能/产量上万吨的行业**企业,如久立、太钢、中兴能源、武进不锈等。 面包管的发展离不开不锈钢行业的发展。我国不锈钢产业从2000年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期。不锈钢产量从1999年的30万吨跃升至2000年的65万吨,生产能力进入集中释放期。在此期间,一方面,面包管的产能进一步高速增长,原有的江浙一带的面包管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出了以浙江久立特材、上上不锈钢、中兴能源为代表的面包管材专业制造企业。各不锈钢生产企业加大对面包管材的投入,新建/新增面包管产能,如太钢新建5万吨/年的不锈钢产线,久立引进当时国内单台挤压能力较大的3500吨热挤压机。另一方面,面包管材的制造水平大幅度提升,越来越多的高品质不锈钢面包管、焊管实现国产化,替代进口。如久立的双相面包管用于石化行业,久立、宝钢特钢生产的G3油井管成功用于油气田,长城特钢生产的825耐蚀合金管材成功应用于中石化的加氢炼化装置,446高纯铁素体不锈钢薄壁管成功应用于海水换热器的制造等。 2我国面包管生产能力的变化 面包管由于制造企业多而分散、产品规格繁多,所以产量统计难度很大。据报道,世界面包管的生产量一般约占不锈钢材总量的10%。目前,我国面包管的产量大体维持这一比例。 20世纪90年代之前,受不锈钢产业发展的影响,我国面包管产量维持在较低水平,如1990年我国面包管的产量约为5万吨。2001年,我国面包管的产量约50万吨,是十年前的10倍。进入21世纪,迎来了面包管的大发展,我国面包管的产能和产量急剧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不锈钢无缝钢管生产企业近 500家,年生产能力100万吨以上,其中大部分是年产只有1000吨以下的小厂,年产量在10000吨水平以上的企业很少。不锈钢焊管生产线近800条,年生产能力达200万吨。从行业需求看,油气/石化行业年需面包管约6万吨,核电行业年需面包管5万吨,化工行业年需面包管约4万吨,火电行业年需面包管约4万吨。 3我国面包管品种质量的发展 随着不锈钢产业的发展,我国面包管材的品种发展大体也经历了早期的单一奥氏体品种和现在的多样化品种阶段。1990年前,由于面包管材制造水平和工艺装备的限制,面包管材品种主要为304、316奥氏体不锈钢类型。发展到2000年之后,面包管材品种几乎涵盖了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的绝大多数牌号,以及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的部分牌号。这期间,针对石化/化工行业需求,开发了2205牌号为代表的双相面包管材;针对油气开采和输送,开发了Cr13型的**级马氏体面包管材;针对海水电站热交换器,开发了446高纯铁素体面包管材;针对*三代核电一回路主管道,开发了316LN整体锻管材;针对电站锅炉,开发了**级304H、T/P91管材;针对航空油路管道,开发了2169奥氏体面包管材。